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吴海琴

吴海琴 暂无评分

职业素养 心态压力

讲师官网:http://wuhq.sougen.com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吴海琴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
从今天开始,只做重要的事

发布日期:2015-07-22浏览:1512

心理引言:当你快马加鞭冲刺时,可曾想过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此拼命?最后达成的效果,是否与付出成正比?为了快乐工作、热情生活,你得从今天开始练习──把生命只用在重要且需要的事物上。
当你快马加鞭冲刺时,可曾想过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此拼命?最后达成的效果,是否与付出成正比?为了快乐工作、热情生活,你得从今天开始练习──把生命只用在重要且需要的事物上。
检视你一天的时间分配
“少掉50%的工作,多出50%的时间,前提是,不影响达成目标的速度,不管是绩效或进度。”如果有人这么对你说,想必你的直觉反应一定是:“可能吗?”
在得出“不可能”的结论前,不妨先检视一下你一天的时间分配:就拿昨天为例好了,有多少时间是花在“非你不可”、“非做不可”的重要事务上,又有多少是经过24小时的沉淀后,如今回头去看,你会为它贴上一个“浪费力气”的标签?
当然,所谓“健康”的时间管理,并不单单只是“抓漏”,在单位时间中,塞进更多工作而已。毕竟人不是机器,长时间高密度工作,只会让身心都感到疲劳,降低步调甚至发生错误,最后得花更多时间、工程来补救,收拾善后。
只靠手脚动作快,试图以最短时间完成最多项目,并非脱离忙碌的最好方法。而且,若是你抱持“来者不拒”的态度,只会让每项工作被分配到的时间不断被压缩,连带地,距离你想好好表现的初衷愈来愈远。
结合小事与目标,让时间站在你这一边
把眼光放远,不断省视时间流向和终极目标的关联性,这是时间管理真正的精髓。无独有偶,因为畅销书《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觉:松浦弥太郎的舒服工作术》而在台湾大受欢迎的松浦弥太郎也提出类似的哲学。
他把时间分成“消费”、“投资”、“浪费”3种。区别的标准不在于进行的活动,而是创造的效益。比方说,睡眠只是“消费”时间吗?不尽然,若是优质睡眠,可以恢复体力,重新振作精神,就是“投资”。同样地,“什么都不做的时间”,也可以非常有价值,充分刺激创意,转化大脑思考。但若只是“无意识地度过一段空白”,那就不只是“浪费”,更是“糟蹋”时间了。松浦弥太郎认为,必须经常下工夫,有意识地觉察“现在,我为了什么目的在使用时间?”自然能让大部份时间都变成“投资”的时间。
他以4种“时间表”来帮助自己清楚意识时间的用途。包括当天(Today)、每周(Weekly)、每月(Monthly)、每季(Season)。他把自认该做的、想做的事全部列表写成“待办事项”,写在名片大小的白纸上,作为“信息卡”。每天早上,他一定会看过当天、每周、每月、每季的信息卡。
“只要动手书写过,就不会忘记,”他指出。一旦待办事项出现变化需要调整,他就重新改写,同时也再度确认。这么做的好处,是“随时知道自己现在走到哪里附近,是走在平坦的地方,还是上坡?是丘陵,还是河畔?接近山峰了吗?还是要攀爬下一座山?”他认为:“在这样重复的过程中,自己模糊不清的生命愿景自然会变得清晰可见,就能让人感到平静。”
为了有更多余裕享受生活、充实自己,你势必得让时间站在你这一边。记得,这不是公司、主管或部属的责任,而是你想拥有美好人生,就得从今天开始的练习──把生命只用在需要且重要的事物上。
在全球化的竞争下,没有人不为绩效与竞争感到焦虑。但若是只看“点”,只着重拼命完成更多的事,那么“做更多,做了更多再做更多”,就会成为打不破的无穷循环,随之而来的也不是成就感,而是疲惫与挫败。
唯有不断从各个面向检验每件事的必要性,每分每秒的去处是否合理,才可能做出轻重缓急的正确取舍。正如同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:“工作中,你要把每件小事都和远大的目标结合起来。”所有提升效率的技巧,归根究底,都是为了做到这一步。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